「攝影,讓人發現周遭的美」,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妙悟法師,為了讓三重種籽讀書會學員更深入瞭解內容多元化的《人間福報》,3月3日於三重禪淨中心五樓社教館舉辦「人間福報」讀報交流座談會,邀請、《人間福報》周六「逐光獵影」版主編如地法師,透過「攝影之美」課程帶領30多位學員,從攝影過程中感動身邊人、事、物周遭的美。
首先,如地法師以12月1日《人間福報》作者金露,攝影光影寫作的藝術「再見!珍那普」為導讀教材,作者藉由文字敘述,圖片呈現說明生活是一種修行,而攝影亦包含「藝術、學問、修行」。一群攝影愛好者扛著器材,一塊兒湧入了尼泊爾的珍那普。當地饑餓許久的蚊子,深情的強吻這些遠來客;沒有電梯的旅館,第一天無熱水可洗澡,用杯子裝冷水,一杯一杯慢慢洗,真如同寒天飲冰水,點滴在心頭;要偷看別人洗澡得要付出代價的,躲在牛欄中,呼吸著奇異的芬多精.等。雖然得面對各種環境的挑戰,卻澆不熄作者對攝影修行的真誠熱愛。
法師接著以攝影作品解說,攝影是記錄光線的藝術,有光才能實現攝影,所以,「測光」是攝影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,要準確測定光源,才能控制曝光值,傳達拍照者所要表達的意涵,這也是一門高深學問;「黑白作品」具有獨特的藝術性,這並不意味人們懷舊心態重現;作品透過光影交織的變化,會形成一幅無限視覺想像的照片;倒影的照片會有時空交替錯覺,單純影子配合上有力主題,照片會更顯張力;只要多觀察身邊光影變化,就可以拍出獨樹一格的照片。
學員蔡琇琪分享,一般提到攝影就是拿著相機,看到喜歡的人事物按下快門。自己喜歡拍照卻不懂攝影,當別人請求幫忙拍照時,很擔心拍得不好而婉拒。今天課程學習很多技巧。休息片刻後,如地法師請大家就地取材練習,學員拿著相機四處取材拍攝。他從學員照片說明,讓大家更了解取景的要點。
學員陳秀敏分享,從學習課程中了解取景不僅只有左、右、正面或斜拍、全景、站著拍攝等,還可以有很多技巧、創意,例如:一般人經過盆栽只會讚嘆花很美,或與花合影留念,而拍攝者以「放低身段」平行拍出有創意之美,因拍攝技巧、藝術融合把景物更美化了。日常拍照時候觀景、看物細觀入微、放低身段巧思取景、亦是一種修行,所謂佛法生活化。
種籽讀書會學員年紀最小學員陳冠宇也興奮說,從這次課程中瞭解,攝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,必須要有耐心,才有辦法等到一張好照片,在等待過程中,往往是最難熬的,所以攝影也是一種修行,拍出來的照片也像一篇文章,在訴說著攝影者的故事,攝影可以訓練多方位的思考,把生活中所見的平凡改為不平凡,這就是攝影。
- Mar 07 Thu 2013 13:24
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「人間福報」讀報交流座談會—攝影之美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